💖書名:草茉莉
🧡標籤:現代耽美‧市井小民‧溫情勵志‧攻救贖受‧甜文‧家庭親情
💙字數:42.9萬(含番外2.3萬)
🧡主角:喬奉天、鄭斯琦
💙文案:生活太奇太妙,雲壤之別間也能構建關係,催生愛情。
現耽,小透明,第一次發文,頗緊張ing
大學老師x理髮小哥
鄭斯琦x喬奉天
大約是溫水煮青蛙式的故事,想哪兒寫哪兒
想走溫情流,老辣不起來,萌不起來
ps .讀過汪曾祺老先生的《人間草木》,識了一種花,晚飯花,也名野茉莉,也名草茉莉。文題出自於此。
「野茉莉,處處有之,極易繁衍。高二三尺,枝葉披紛,肥者可蔭五六尺。」老先生言,草茉莉是種低賤落俗的植株,不高潔不清冽,只要給些水份陽光便能生出密密大片,存活力極強。為文人不恥。
但其實生活往往如此,必須要把自己按到地裡才熬的過去。
文中的主角喬奉天的角色設定,正如同草茉莉,低賤落俗,而豔麗不屈。我希望我能把自己對人生的態度加諸到角色身上,傳遞給讀者我的思想。
以為序,感謝每一位閱讀到這裡的你們。
評分:7.0(滿分10)
心得:***完全不想被劇透的請跳到最後一行的總結***
【背景設定】
受是農村出生的理髮師,家境困苦,因為自身的性向以及大嫂跟人跑了這兩件事,一家人成為街坊鄰居的笑柄,受與母親因為性向問題相處不睦所以早早就到城市討生活;攻是名牌大學利大的老師,前途光明,家境良好,唯一的缺憾就是妻子早逝,獨身帶娃。有一天受追到了利大要找人幫店內員工討公道,在追打的過程中撞到了攻,於是兩人的緣分就此展開。
【心路歷程】
斷斷續續的看了好幾天,大段的心理描寫加重我閱讀的障礙,書中很多觀點也不太認同。
【全文感想】
我覺得還可以,作者筆觸細膩,但可惜的是說教的部分太多,書中許多觀點與我不合,所以無法很沉浸在故事中。
本書除了感情戲,主要是在講兩個平凡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,他們如何應對周遭不善的眼光,如何去處理複雜的家庭關係,以及用什麼態度去面對生活的各種糟心的事情,兩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煩惱與掙扎,但也會有一些令人開心的小確幸,文字富有市井煙火氣息。
作者文筆細膩偏向文藝,雖然有幾處覺得用詞精準的地方,闡述一件事及觀點時清晰通透,但實際上看下來有太多的心理描寫與說教,這些絮絮叨叨的發散思維,時時刻刻的心理感悟,過多的人生中各種哲思,讓行文變得很瑣碎囉嗦,會有咬文嚼字的感覺,導致劇情進展慢熟,故事可讀性不強,讀起來不僅平淡無趣,也會覺得很累贅,不過我還是有摘錄一些句子,是覺得比較能代表主角的描寫及一些犀利的觀點。
除了行文的問題,我主要不喜歡的點就是受的複雜性格,自卑但自尊心又強,面對親人的態度是犧牲奉獻類型的,家人任何事及責任都要無條件攬到身上,即使父母曾經怎樣的打擊他,但還是會有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觀念,受媽真的是我很怕的那種老人,又兇又橫講話難聽極不尊重人,控制慾強又固執己見還很愛情勒,對我這種能拒絕家人情緒勒索的人真的無法理解及看到快高血壓了,我每次看到受與媽媽的對話我就一陣窒息,以下擷取原文。
❝喬奉天的靈魂的確不獨立,他依傍於奉獻他人來實現自己卑微的價值,他掏心掏肺,知心換命,為的是把他難得到善良溫柔,賭氣似的還給周遭。其實就像個孩子,一面逞強着不露笑臉,一面啜泣着把糖全部嘩啦啦地塞在你的手中。❞
還有一件讓我讀起來很彆扭的事情,就是受對父母都是用「您」這個字,用的非常多,基本上每句都是,「您」這個用法除了在書信中及工作上,我很少聽人日常口語在用這個尊稱,就算是看陸抖也沒什麼聽孩子用您對父母這麼說啊,大多是親密的「你」來表示親近,當然如果受的家庭背景是像攻一樣那我就不會這麼彆扭,但是因為受的家庭狀況就是農村鄉下底層家庭(沒有貶意),這樣的背景加上受的母親書讀的少比較沒有文化知識,又常常講一些很髒的髒話,受從小就能對他媽一直稱呼「您」?他會這麼講那就代表身邊親友也會這麼說,所以淺移默化影響了他,可是農村鄉下許多家庭真的都會一直用您尊稱父母嗎?QQ。
書中有許多路人對同性的訕笑與輕視,並且是直接明目張膽的表現出來,而受面對這一類譏笑反應也很讓我無言,他的態度是隱忍任由路人嘲笑,覺得因為自己的「與眾不同」造成這種結果都是沒什麼好反駁的,直接先自卑的否定自己,然後作者再一大段受悲苦的內心獨白,批判時下對同性的社會容忍度低,讓我看的簡直血壓要飆高了,受這種自卑心態是打心眼認為同性戀就是低人一等,書中雖然一直著重描寫同性群體在面對社會時的不易,但同時對於同性的認知卻又如此閉俗,例如攻邀他一起同住,受還是堅決想搬走,主要就是怕他與攻的關係影響給兩個小孩,給他們帶去不好的影響而走上歪路。
綜上所述,關於母子緊張的關係的描寫、路人輕視的訕笑,各種敵意的反應,都讓我覺得作者故意寫這種衝突及對立情節,只是想顯得受遭遇了各種困境與惡劣對待卻仍很堅強努力的生活,太過刻意去表現了,並且描寫的背景年代有點不倫不類,一下是彷彿二十年前對同性敵意衝突很深的時代,甚至還有路人譏笑「兔兒爺」的用語出現,有夠古早的;但一下受又染了薄藤髮色,彷彿時尚的現在,我記得這個髮色近五六年才開始流行的啊😂。
最後還寫了讓我覺得噁心的情節,攻的好同事居然是一位同妻,而騙婚老公居然還是曾經引誘受,人品低劣的支教老師,結果兩人就打算隱瞞下去,就為了什麼不應該從他們口中知道真相,會給她帶來傷害或家庭破碎,不講是最好的,然後就眼睜睜看著好同事跟人渣備孕成功,還隨了份子給紅包,如果是一般同事那就算了,這同事跟攻工作上相處的還蠻好的啊QQ,我如果是那位同事我真的很希望有人可以告訴我這件事,就算是匿名給我一點線索讓我自己去查我都能接受,但攻受兩人就真的隱瞞到底了,以下擷取原文內容。
❝「這事兒你說麼?」
鄭斯琦沒有喬奉天想像中的猶豫,他翻一頁書,輕易道,「不說。即使要說,也不是由我,也不是由你。」
喬奉天轉了個身,從仰躺變側躺,面朝他,摸他乾淨光滑的幾片指甲,「你總要和她共事,不會,那個,不會覺得愧疚麼?」
喬奉天怕讓鄭斯琦以為自己是在道德綁架他。
「會是肯定會,這是常情,寶貝。」鄭斯琦突然叫的這麼寵,嚇得喬奉天眨了下眼,眼神此地無銀地飛到一旁,不好意思地看了下別處,「可這些東西,最好的結果也許不是大白真相。」
「那是什麼?」
「平衡吧,在關係裡找平衡。我們走到任意一端都很簡單,找平衡卻很難很難。我再義憤填膺,再替她替你不平,我也要在道德和情誼之間找平衡,我一旦做的不好,既傷害她,也傷害你,所以只能暫且觀望。」❞
總而言之對我來說這篇文其實感受不到治癒感,只有滿滿的高血壓,我看時一方面討厭受的懦弱與自卑,一方面又不喜作者傳達的一些觀點,但若喜歡看一些人生感悟又有點半寫實半童話的同性文學,那這本可以嘗試,適合給不焦躁,能靜下心品讀的人。
【感情戲描寫】
理髮小哥受 vs 大學老師攻
感情戲我覺得很平淡,主要是受限於前述我說的行文比較囉嗦,攻受之間的相處比較偏向細水長流,感情進展緩慢比較拖沓,感情推動主要都是靠攻提供給受各種幫助而進行的,攻有點工具人的感覺,受很多的缺點在他眼中都是率直堅韌,因為前面太過拖沓,後面突然攻對受有了明確好感,甚至沒有過多的掙扎就決定跟受在一起讓我錯愕,尤其是他的身份還是大學老師,原本還是個直男,自身還帶著一個小學女兒,這樣的狀況要彎之前都不用先過多考慮一下嗎?枉費一開始還鋪陳攻是個比較注重自身利益考量的人設。後面攻突然肉麻兮兮,一直叫著「奉天寶貝」四字,我真的有被雷到😂。
對了還有個騷操作,攻有一個生前暗戀他的室友,死在了前往找攻的路上車禍,攻把受帶到這個室友的墓碑前對受告白,對受剖析了一番「你跟他很像,我一開始注意你就是因為想到他,但由於對他的愧疚所以忍不住對你釋出善意,後來覺得其實你比他更堅強,所以我才喜歡上了你」,如果我是那個室友我一定氣哭🤣,以下擷取原文。
❝「剛開始對你也不算好,但的確又愧疚的意思,年齡大了很多才想清楚了很多事情,但最該道歉的人已經死了,所以就把想明白的善意轉嫁到了別人身上。」鄭斯琦走近喬奉天,見他一逕盯著地,良久才溫柔地笑起來,拂了拂他烏黑的髮頂,「最開始,真的是這樣。」
「後來我看見你還是偶爾能想起季寅,但不是因為你和他像,而是因為你和他不像。他是安天命的那種人,一旦沉底兒就安營紮寨不願再往上游的人了。你和他不一樣,你每一分每一秒都比他盡力。你其實又倔又強,其實也不怎麼聽人勸,對吧?你有驕傲有自尊,加起來又百八十斤那麼重。」
「但你又明明那麼溫柔善良,明明比誰都乾淨純真,沒見你一次,我就這麼覺得一次。我總覺得你特別厲害,總能把不好的東西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消化掉,剩下的又是你對別人的好,又是你好好好生活下去的希望。你就像一個小太陽。」鄭斯琦去捧喬奉天的臉,觸手的地方正滾燙著,「後來我發現我對你好是因為你這個人,你笑,你說話,你做事情,你幫我剪頭髮疊衣服,你站在這兒,我都覺得你可愛,覺得喜歡,覺得很心動。」
喬奉天倒吸氣的聲音分外明顯,身體跟著抽顫了一下,猛抬頭。
在墓前告白事件分外悖德且滑稽的事兒,但鄭斯琦接受。他等不及想抱他哄他,親親他。
「我特別喜歡你,真的。」
鄭斯琦低頭,把嘴巴印在了喬奉天光潔的額上。❞
【總結】
整體來說還行,小推。主要是在講兩個平凡普通人的日常生活,文字富有市井煙火氣息,文筆細膩偏向文藝,闡述一件事及觀點時清晰通透,但實際上看下來有太多的心理描寫與說教,讓行文變得很囉嗦,導致劇情進展慢熟,故事可讀性不強,行文不僅平淡無趣,也覺得很累贅,受的性格很不討喜,書中雖然一直著重描寫同性群體的不易,但對於同性的認知卻又如此閉俗,關於母子緊張的關係描寫、路人輕視的訕笑,各種敵意的反應,都讓我覺得作者寫這種衝突及對立情節,只是想顯得受很堅強的生活,表現的太過刻意。感情戲我覺得很平淡,攻受之間的相處比較偏向細水長流,前面感情進展緩慢比較拖沓,後面攻對受喜歡缺乏詳細的內心掙扎及情緒變化,總而言之對我來說這篇文其實感受不到治癒,但若喜歡看一些人生感悟又有點半寫實半童話的同性文學,那這本可以嘗試,適合給不焦躁,能靜下心品讀的人。
-2024/08/26-
句子或片段摘錄:
不太好的回憶,封在箱子裏陳舊又殘破,喬奉天就沒打算再拿出來給別人看。可如今遮一半露一半的撣了灰,攤在掌心遞上去,看鄭斯琦因為這點兒對他來說不算什麽的東西而有情緒的變化,心裏一下子就開了一扇飄窗,敞亮自在了許多。
想法幼稚的像個未成年。你看,我吃了這麽多苦,你都不相信了,可我一點兒都覺得沒什麽,我是不是很酷,是不是很厲害?
把傷痛當成可炫耀的東西,莫不是企圖對方能把自己看的更特別些,更值得平視些。
有的人很奇怪,眼鏡戴久了,靈魂仿佛也移居在眼鏡裏,個體本身成了眼鏡的附屬品,沒了眼鏡,撐着筋骨的一口神氣也像沒了,失了本我;可鄭斯琦戴或不戴,都好像是任意且自在的,不妨礙他待人接物,不妨礙他溫和的處事。
鄭斯琦走在兩人後頭,踩着地上覆的一層黃綠斑駁的葉。他看見喬奉天和林雙玉從不并排,像兩節幹電池相同的兩極,當間總橫亘着一道看不見的互斥的磁場。這樣的親子關系依鄭斯琦看太過普遍,并非個例,哪怕是在文學裏,都有細致描寫類似關系的著作。最先能想起的,大概就是白先勇的《孽子》。
他所看過的親子之間其實難有驚濤駭浪,情意大多像暗湧般深埋不露,矛盾沖突往往堅硬又圓鈍,紛繁紛沓,難以消磨。性別差異與觀念差異交融得成的母與子,複雜緘默而不易描述。極容易陷入沖突不可解,卻又因為更多的外界因素,而導致在關系之上要再加一個根號,更難解些。
一句話有時候就能形容的很明确:無言的矛盾,形式的圓和。
喬奉天的步伐與姿态鄭斯琦能看的很清楚,與林雙玉是十分相似的。挺背的角度,腳掌最先觸地的位置,手臂擺動的幅度,乃至是微微偏頭的小動作,細小不易察覺的地方都很相似。甚至恍惚讓人覺得喬奉天其實是在模仿,下意識地描摹對方的儀态,潛移默化地把自己變成林雙玉的樣子。
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變相的示弱,又像是他一種無聲地快步追逐。他看喬奉天,就像一個被抛棄的小孩子,在後頭追趕地踉踉跄跄,把學習追逐對象的行為變成了一樣沒有意識的自我纾解與歸屬。想把自己的風筝線挂在林雙玉的指端,不讓自己獨身被風漫無目的地放逐像遠方。
愛麗絲.門羅寫過《逃離》,裏面說每個人總會遇到什麽事,什麽人,讓你覺得肺裏什麽地方紮進去了一根致命的針,淺一些呼吸的時候可能感覺不到疼。可是每當需要深深吸進去一口氣的時候,便能覺出那根針一直存在。
很多旁觀者是體味不到那種疼痛的,若浮若浮,不可名狀,和別人抱怨的多了,必會惹人厭煩。往大了說,是所謂人性悲劇,往小了說,年輕人頭腦一熱不計後果,咎由自取。可一旦去評論這件事,哪怕安慰,都難免有高屋建瓴,居高臨下的意思,規避不了。
作者其他文心得(依看的順序):